閑工夫:中西融合之路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

中西融合之路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

寫在《渾兮魂兮》劉德維(子墨)當代彩墨作品展閉幕日

閑工夫

一、 北京李可染畫院所見所聞

3月末,我在北京李可染美術畫院參觀《渾兮魂兮》劉德維(子墨)當代彩墨作品展,從開幕前的嘉賓閑談、到開幕式上的嘉賓正式發(fā)言、再到參觀作品期間旁聽多位專家訪談以及N位成功人士對作品的現(xiàn)場分析,筆者將畫展現(xiàn)場聽到的對劉德維先生的各種評價,按“實事求是”、“原汁原味”原則陳述如下:

在開幕式致辭中,美術史學家、美術評論家、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導邵大箴先生對劉德維先生評價是最真誠的,他用三個“真”概括了劉德維先生的做人、做事、做畫,所以他的作品是耐看的,耐琢磨的。清華美院杜大愷教授對劉德維先生藝術評價是最直接的,他說:今天看到子墨先生這批繪畫,他很驚訝。子墨的畫太好了,我覺得是“中國最好的藝術品”。中央學術學院美術館館長、著名策展人張子康教授對劉德維先生藝術評價是最誠懇的,他接受隋建國教授對他“不認識山東那位非常了不起的藝術家子墨先生,作為中央美院展覽館館長,是非常失職的”的批評。李可染畫院院長李庚教授對劉德維先生評價是最有高度的,他說:子墨先生的藝術“魂雄天成,大氣磅礴”,展現(xiàn)了獨有的魅力。

在接受騰訊、今日頭條等三家媒體采訪時,中國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創(chuàng)會理事西沐教授對劉德維先生藝術脈路評價是最清晰的,他說:子墨先生的繪畫,是通過甲骨文字象、古老陶器字符等意向畫面構建起來,而成為“全新的藝術語言體系”,用這種藝術語言體系來表達、表現(xiàn)藝術創(chuàng)作,形成自己非常獨特的審美追求,這一點大家在欣賞、在觀察子墨先生藝術作品時,應該特別注意到這一關鍵點。中國藝術研究院創(chuàng)作部主任趙建成先生對劉德維先生藝術成就評價是最專業(yè)的,他說:看了劉德維先生今天的作品,不同于以前(青島)的,發(fā)現(xiàn)他對中國遠古、中古、近古很多藝術元素做了深入的研究,這種研究已經“化成”自己的藝術思想體系,這種“化”是一種融會貫通,所以,他的作品特別完整,藝術語言特點非常鮮明,里邊“蘊含著中國文化的底蘊、中國美學的底蘊,非常了不起”。中央美術學院夏德武教授對劉德維先生藝術“中西融合”評價是最有深度、又最貼近實際做法的,他說:你看子墨先生很多畫,你就會發(fā)現(xiàn),他的作品,既有很多中國傳統(tǒng)符號的展現(xiàn),同時又有西方繪畫色彩,有印象派、意向派和古典派色彩,還將中國繪畫、書法等技法集于一身,但展示的心態(tài)卻是當代的、現(xiàn)代的,這就是他的藝術形態(tài)最大的特點,也是他“對藝術“中西融合”的最大貢獻”。

百聞不如一見,先看《渾兮魂兮》劉德維(子墨)當代彩墨作品展高規(guī)格畫展宣傳團隊,由李可染畫院院長李庚教授擔任總策劃,美術史學家、美術評論家、中央美院邵大箴教授擔任學術主持,中國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創(chuàng)會理事、中國藝術經濟研究院院長西沐教授擔任策展人,只有一流畫家才能享受一流的宣傳團隊。

再看《渾兮魂兮》劉德維(子墨)當代彩墨作品展柜子里、墻面上、滾動屏幕中展示的與眾不同、自成一體的美術作品??吹搅藙⒌戮S先生從7歲到89歲這82年各時間段的習作與代表作,也看清楚了劉德維先生在“中西融合”道路上走過的每一步,這每一步都是腳踏實地的,都是踏石留印的,經過80余年的不懈堅持,終于修成正果。

展會柜子里存放了劉德維先生早時期的速寫作品10多幅,存放了部分字象畫“構思、構圖”的草稿。存放了《字象畫》畫冊,該畫冊記錄了劉德維先生2002年在香港展出的字畫象的內容。存放了《美術天地》2007年第3期雜志,劉德維先生是該期雜志的封面人物,該雜志對封面人物基本要求是“真才實學、德高望重、名譽四海”,比如2005年3期為油畫家靳尚誼、2006年第3期為漫畫家華君武、2007年第5期為“中西融合”的吳冠中先生。該雜志還詳細介紹了劉德維先生“從印象派的堅守者到意向主義開拓者”的全過程,同時刊登了劉德維先生最得意的兩幅印象派油畫《金色海邊浴場》《荷塘鴛鴦》和最成功的三幅意象主義油畫《智人》《石斧》《獵奇》。存放了《中國當代藝術經典名家專集-子墨》中國書店出版2011年1月發(fā)行(俗稱小紅袍),該畫集記錄了劉德維先生2000年以后創(chuàng)作的,以中國文化符號為特征,講述中國哲學為主題的抽象水墨畫。

展會墻面上懸掛了劉德維先生2000年以后創(chuàng)作的彩墨畫71幅,觀者對《山林鳥》的感覺是“山生木而化靈為鳥”,令人神清氣爽;觀者對《悟道》的喜歡,令人心曠神怡;觀者對《天地茫?!返姆磻?ldquo;如何把握天地定位規(guī)則?如何實現(xiàn)否極泰來?”,令人陷入沉思,觀者對認同《易有大恒》令人流連忘返。

展會滾動屏幕中連續(xù)不斷地播放著劉德維先生其他的藝術成果,包括在香港、臺灣、新加坡舉辦畫展場景,還包括字象畫代表作《舟上漁翁》、水墨畫代表作《太陽鳥起飛》、印象派油畫代表作《金色海濱浴場》、意象派油畫代表作《石斧》、抽象派彩墨畫代表作《脈動》。當山東籍畫家看到油畫《金色海濱浴場》時,都說去過那里,這幅油畫已經成為見證青島天然浴場原貌的文物;當熟悉劉德維先生的畫家看到油畫《石斧》時,說這就是劉德維先生的巔峰制作,無論用色、用筆已經很少有人能夠超越,其構圖和想表達的內容更是沒人能夠超越,真是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二、 中西融合之路啟航

子墨先生1936年出生于山東青島,此地人杰地靈,早年私塾教育,孔子儒家哲學思想以及唐宋八大家文化內涵刻入其骨髓,除受正統(tǒng)教育外,少年的劉德維更喜歡孔子“七傳十翼”中《彖傳》的邏輯思維、《象傳》的形象思維;更喜歡山東濰坊出土大量陶片的圖案和符號,讀懂和理解這種圖案,成為其學習甲骨文、研究甲骨文的動力,這些都為其少年學習“字象畫”提供了興趣,為中老年的“中西融合”所需了中國元素、中國符號提供了儲備。

“字象畫”是繪畫中的奧林匹克,就像奧林匹克數(shù)學一樣,不僅靠勤奮,更是靠悟性,靠大腦超大的思維空間,先將文字變成圖畫、圖畫連城故事,故事高度濃縮變成抽象的概念,再將概念轉換成可以看的文字圖畫,即“字象畫”。哪怕讀者不認識中國文字的外國人,也能從“字象畫”中讀出該畫的內容,比如我們能從《舟上漁翁》字象畫,直接讀出“空曠的冰雪季節(jié)里,一位頭戴蓑笠的老翁,坐在漂泊的小舟上,孤獨地釣魚”場景或畫面,仿佛身臨其境。如果讀者會吟詩,唐·柳宗元的“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江雪》小詩將隨著觀圖深入而突口而出。

子墨青年時代接受留日畫家王仙坡先生系統(tǒng)的西畫培訓,印象主義和后印象派功底非常扎實,是該時代青年油畫家的翹楚,被聘為“工業(yè)學大慶”“珍寶島自衛(wèi)反擊戰(zhàn)”美術大展的總指揮。但其創(chuàng)作油畫作品內容集中在、停留在靜物和風景寫生的基礎上。

1970年開始將油畫創(chuàng)作內容轉到中國文化上,用印象主義筆法、色彩描繪中國戲曲、詩詞、名著、哲學、和出土文物上,京劇代表作有《霸王別姬》,詩詞代表作《夜泊》,名著代表作《夜讀春秋》、哲學代表作《輪回》,出土陶瓷代表作《陶人》、出土青銅器代表作《鑒影》、神話《太極吐納》等等。

三、 中西融合之路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

人們習慣把思維分為動作思維、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動作思維是伴隨實際動作進行的思維;形象思維是運用已有表象進行的思維活動;抽象思維也稱邏輯思維,是利用概念進行的思維活動。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質屬性的一種思維形式,因而抽象思維是人類思維的核心形態(tài),也是最高層級思維。人們又把抽象思維分成數(shù)學思維、哲學思維、神學思維三個層次。

如果把這種分類運用到中西繪畫融合上,“繪畫技巧的借鑒”屬于動作思維,是中西繪畫融合的第一步,“畫面內容的認可”屬于形象思維,就是中西繪畫融合的第二步,“畫面符號的認可”屬于抽象思維中的數(shù)學思維、哲學思維和神學思維,必然是中西繪畫融合的第三步。

再回到我國中西繪畫融合現(xiàn)狀上,目前比較普遍的就是“中國畫線條+西畫色塊”即“繪畫技巧的借鑒”,處在中西繪畫融合的第一步;

少數(shù)畫家已經達到“畫面內容的認可”,處在中西繪畫融合的第二步;比如,上海油畫家李山先生的“基因系列”,用西畫繪畫技法,描述人類進步與基因變異的關系,其畫作經香格納畫廊代理銷往歐洲。再比如,北京油畫家、彩墨畫第一人劉德維先生,用十年時間創(chuàng)作的“太古系列”,包括《智人》《石斧》《獵奇》三幅意象主義油畫,用西畫繪畫技法,描述了人類從“遠古跪行、中古站行和近古騎行”的進步歷程,這三幅意象主義油畫,濃縮了人類從遠古、中古和近古三個時代。

極個別具有數(shù)學思維、哲學思維和神學思維能力的精英畫家,已經開始嘗試“畫面符號的認可”,即“中西繪畫融合“的第三步。他們用高度概括的符號,描述人類數(shù)學成果、哲學成果以及神學成果,在我認識的眾多畫家中,就有這樣復合型畫家,他就是北京油畫家、彩墨畫第一人劉德維先生,他用西畫的構圖方式、繪畫技巧以及大面積色塊,烘染出《周易》卦象的哲學原理,比如《天地茫?!凡誓?,簡單的一個符號(否卦卦象),讀者用平視(中遠)角度看到: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兩種精神;讀者用仰視(高遠)角度看到:天上陽氣向上,地面陰氣向下,天地分離的風險;讀者用俯視(近遠)角度看到:天地定位的規(guī)則,天時地利人和的機會。再將此畫180度旋轉,變成另一個符號(泰卦),讀者從中又可以讀出另一個精神世界……。“以無求有,隱然藏象,不是現(xiàn)實又真于現(xiàn)實”。這就是”中西繪畫融合“的最高境界--哲學的精神體驗。

如果說“字象畫”的“文字與圖像轉換”思維和技巧,為劉德維先生實現(xiàn)“中西融合”贏得先機;為吃透“中西”兩種繪畫的奧秘,對“揚長避短”二十多年的“苦思冥想”,構建了“借用印象派、意向派及表現(xiàn)主義、抽象主義技法與色彩,弘揚5000年中國哲學思想、文化精神”獨特的審美系統(tǒng)和藝術語言系統(tǒng),才是劉德維先生實現(xiàn)“中西融合”的關鍵。這種獨特的審美系統(tǒng)和藝術語言系統(tǒng),就是用現(xiàn)代的筆觸和色彩、原始的人物和場景、講述今天的故事,自然又平淡,又了無痕跡,在給人沒得享受同時,又有借古喻今和借古諷今的雙重作用,達到偉人毛澤東先生“藝術是為人民服務的,藝術就是要讓觀眾在觀看過程中,知道“美與丑”“對與錯”的要求。

四、 結語

劉德維先生由“中西融合”的跟隨者,由于時代、或環(huán)境變化,他由跟隨著變成繼承者,又由于某種因素觸發(fā)了某種認知,他又從繼承者變成探索者或創(chuàng)新者。

劉德維先生能夠沿著“中西融合”道路一步一步走下來,走到“中西融合”的最高境界,看似偶然,實則必然,天資聰慧是前提、深厚的中國文化功底是基礎,過硬的中國書法、東西方繪畫技巧是橋梁,喜歡繪畫、喜歡思考是關鍵,因為喜歡繪畫可以把繪畫做到持之以恒,因為喜歡思考可以不斷地融匯貫通,才能找到“中西融合”的突破口。

在北京李可染美術學院舉辦的《渾兮魂兮》劉德維(子墨)當代彩墨作品展今天閉幕了,子墨先生是當今畫壇的一個隱者,但“隱”不是他的本意,他想讓更多的人看到他的繪畫,了解他的繪畫,傳播中華傳統(tǒng)的優(yōu)秀文化。不知是他的無能(他對自己的評價)還是畫壇習慣了選擇性忽略,他無奈活成了一個隱者。本不該被忽略的隱士,畫壇高手隨著畫展結束必將浮出水面。

子墨先生的“中西融合”求索之路,踐行了李可染先生的兩句名言:“用最大的功力打進去,用最大的勇氣打出來”體現(xiàn)劉德維(子墨)先生“中西融合”更高水平藝術大展即隨劉德維先生“中西融合”的不斷突破而持續(xù)展出。

2024年4月13日

上一篇:【美術研究】馬瑞青:在欣賞中見到你自己 連載(七)
下一篇:太空搭載書畫作品展暨中聯(lián)國興浙江創(chuàng)作研究院揭牌儀式舉辦

歡迎掃描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平臺!

歡迎掃描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