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桂森|為戲而生——我的戲劇人生

少年坎坷,深圳墟九死一生遇磨難
我出生在二十世紀30年代南方邊陲小鎮(zhèn)寶安縣,祖籍廣東梅州興寧,家世坎坷,父親一輩家中九子,有抗日東江縱隊將領有廣州商販,由于戰(zhàn)亂頻仍以致骨肉失聯(lián),吾父曾寶華早年當和尚,后賣豬仔到南洋泰國錫礦當?shù)V工,中年由大姐做主與公雞拜堂娶劉氏為妻頗具時代色彩。我家五兄妹我為家中長子,年幼時總盼著父親回港一家相聚,后父母把家安在深圳墟(今日東門)。經(jīng)營的曾寶華牛肉店成了聞名鄉(xiāng)里的老字號,后來寶安縣國營農(nóng)場退休。我作為土生土長深圳人,見證曾經(jīng)的深圳墟人流興盛交易暢旺,是香港和惠(陽)東(莞)寶(安)簡稱惠東寶地區(qū)的洋貨與土產(chǎn)交易集散地。據(jù)1950年代深圳墟商會統(tǒng)計,有人泰米行、蔡添記布匹、振興文具、祥光百貨、同和堂中藥店、仁和堂藥店、梁四姑接生、鄧志偉醫(yī)務所、曾寶華牛肉店、悅隆木屐店、張生記打鐵鋪、張洪記煙絲行、曾明記蓑衣氈帽店、民樂戲院、維新書店、新生活照相等125家,遍布大街小巷。周邊大大小小村莊蔡屋圍、湖貝村、水貝村、筍崗村等,改革開放后深圳墟成了遠近聞名商業(yè)標桿“老街”東門。與香港唇齒相依的深圳河邊是耕地,寶安縣人可憑借過境耕作證往來于兩地之間。兄妹五人就是從這個深圳墟上奔赴各自不同的人生。大妹森娣作為童養(yǎng)媳送至香港鍾應堂,妹夫后成了香港數(shù)一數(shù)二的堪輿師,弟弟煥森至今一直在港安居樂業(yè)。妹妹桂珍特區(qū)成立后成為東門深圳糖煙酒公司商場經(jīng)理,另一妹自小失散,直至80年代后代方來深相認。
古老的惠民橋(人民橋)有著我刻骨銘心的記憶,也開啟我坎坷磨難的人生。我自小是聰慧愛讀書的美少年,在寶聯(lián)學校時是童樂隊大鼓手,當年歡迎寶安縣長林俠子從省城坐火車到羅湖再到南頭走馬上任我就是其中的大鼓手,無奈于一九四八正月在惠民橋在兩個國民黨兵痞的脅迫下,用炸藥炸魚失手炸殘左手,父親機智將炸得血肉模糊的我送至深港邊界,哀求值守的老更仔將我以孤兒身份送至香港九龍醫(yī)院,因失血過多昏厥被送進太平間,三日后蘇醒自行爬出得以救治,此段經(jīng)歷歷歷在目,記錄在晚年自傳體小說《深圳苦兒》中。醫(yī)治四個月被送往沙田半山恤孤院,每日參與教會風琴班唱詩班在此也算體驗了基督教文化,但我并非孤兒,日益思念家人遂伺機逃離,終鼓足勇氣第一次流浪,沿著鐵路一路向北經(jīng)大埔、大和、粉嶺再經(jīng)上水,跌跌撞撞回寶安家中,走完人生第一大劫。雖大難不死卻失去左掌,不料回家后因手殘疾父母又欲將我送與香港學民間算命術,吾酷愛讀書誓死不從坑蒙拐騙勾當,遂再次離家出走,自此徹底告別優(yōu)渥生活,廣九線上多了一個靠扒火車、賣香煙云片糕的小流浪兒。我曾數(shù)度被送去羈押,頑強掙扎生存。終盼來徹底解放,逐漸衣食不愁。遂再次獨自徒步四百公里流浪回祖籍興寧,吃百家飯上了工農(nóng)速成中學,成績優(yōu)異竟然當上了老師,與學生——典型的賢良勤勞的客家女子廖瓊英速成一段師生戀?;楹螅易硇那髮W或投入創(chuàng)作,妻撫養(yǎng)子女任勞任怨扛起整個家,這輩子我對妻是終生感激的。

深圳火車站的站名“深圳墟”,1949年10月,寶聯(lián)學生童樂隊(寶安各個學校聯(lián)合的學生童樂隊),參與迎接解放軍的現(xiàn)場。攝影者為同齡人湯洪泰先生。

1957年起,我在廣州務工三年,期間機緣巧合,一次在摯友朱滿宏家中吃飯,其兄匆忙回家拿行李逃離,原因竟是從事校對工作把國家重要人物的名字校錯,在特殊年代這是必須坐牢的,遂我毛遂自薦頂替他成為中山大學印刷廠校對科任校對一職,為圓讀書夢我廢寢忘食備考,一九六零年秋竟以優(yōu)異成績成為廣東省錄取六名上海戲劇學院本科生之一。此為我人生最為重要之轉(zhuǎn)折點。大學四年是我的黃金時代,從此為戲劇創(chuàng)作奉獻畢生。 

幼年時期(我右一),盼望已久的父親南洋回來,一家四口其樂融融。1940年攝于深圳墟。

50年代,兄妹聚少離多,我(左一)四兄妹攝于香港。

人民公園,深圳最老的公園。1983年建立于深圳最老的城區(qū)羅湖。1983年,四兄妹相約人民公園留念留影。

親朋好友相聚香港(與香港明星羅蘭、香港知名堪輿大師、妹夫鐘應堂相聚于香港,2010年攝)

青年立志,上海灘求學不負韶華

上海戲劇學院在校四年,我對戲劇啟蒙于斯,終生志向于斯,回報社會于斯,終生無悔無怨。上海戲劇學院戲文系是中國戲劇作家、理論家的搖籃。60年屆戲劇文學系一年級,整班人數(shù)27名,合格畢業(yè)的25名同學中,先后涌現(xiàn)出張鴻生、陳祖芬、杜清源、唐澤芊、倪紹鐘、邢益勛、張健忠等眾多出類拔萃的劇作家、戲劇理論家、名導演以及各地文化界領導。自64年畢業(yè)他們面向全國走向征途,每一個都在各省市戲劇、電視、電影文化節(jié)翹楚,都是時代精英。我有幸也是這個大搖籃里的一員,得益新中國共產(chǎn)黨庇護,得益藝術殿堂和眾多老師的栽培。

師恩似海,受益一生,拜望恩師王東局教授。2002年攝于上海戲劇學院。

俗語云:“一日為師,終生作父”。江俊峰伉儷,顧仲彝恩師,班主任王東局伉儷,周端木,丁小曾,徐聞鶯,董友道,余上沅,陳古虞等老師至今仍歷歷在目,常夜夢相會。1960年廣州考區(qū)面試的場面令我終生難忘。江俊峰是上海戲劇學院宣傳部長,是考區(qū)的總負責人,也是我面試的主考官。他說:“你出身貧寒少年坎坷,務工三年頑強自學,底子雖薄悟性高。或許有大器晚成的一天……一周后等通知。”我日思夜想苦熬一周,命運給我第一顆幸運果——錄取通知書終于到來,自此踏上中國最高藝術殿堂求學之路。

三月考試歸來,1960年攝于廣州。

1964年攝于上海戲劇學院校園門口

開學一個多月后,校團委專職書記王惠敏同志找我單獨談話。“通過組織了解,決定推薦你進團委班子.……”我急出一身冷汗,自知是同學中文學素養(yǎng)最低的一員豈敢應允?一再婉拒,但王書記卻說她看過檔案也多方了解我的經(jīng)歷,認定我適合團委分管組織工作。既難推脫,唯有暗下決心,勤能補拙,把組織交給的任務做好。當時學院領導狠抓作息時間,硬性規(guī)定十點必須關燈就寢,為爭取更多時間讀書我每日公廁夜讀到凌晨方躡手躡腳回宿舍和衣而睡。但紙包不住火終被同學告至班主任,但王東局老師卻非常善解人意,同情我的處境,批評幾句后又贊我發(fā)奮圖強精神終有回報之日。顧仲彝老師是我最敬重的老師,不知是何緣故,我總覺得他也喜歡于我。升三年級我被選為戲文課課代表。一天下午,董友道轉(zhuǎn)達顧老師邀請我到顧家一敘。按圖索驥找到顧家大院。三層整套居室,大間小間都堆滿書籍乃學者伉儷之家。我剛喚聲“顧老師”,顧老師便大踏步伸手握我。顧師母就端來熱氣騰騰的牛奶油晶晶的面包,在那全國生活水準都很困難的年代十分珍稀。當時,我的感受是難以言表的。暢談一時間,顧老師拿出兩套共四本的《編劇理論與技巧》給我。“一套給全班同學參考,一套供你個人收藏學習”。這套講義是他特邀中央戲劇學院講學時的內(nèi)部教材,十分珍貴。怎不叫我受寵若驚呢?當我含淚接受時,顧老師叮囑我,有空常來,有好的作品由童老師轉(zhuǎn)交。時光荏苒,轉(zhuǎn)眼又過一年,那時我參加“四清”運動告一段落,正準備畢業(yè)論文。我的畢業(yè)創(chuàng)作是小話劇《最后一課》,它取材于農(nóng)村四清素材。大意是農(nóng)村夜校與封建書場爭奪青少年的一場斗爭。我的結(jié)構(gòu)局分兩段著筆。前半段是夜校的正面生活,后半段是小河對岸的書場傳來淫笑穢語的怪聲,惹來夜校師生的頻頻光顧……對這個小戲的初稿,經(jīng)全班的討論和董友道老師的認可,主題鮮明,布局順暢,正打算交表演系四乙班排練并作為學校畢業(yè)匯報演出。就在此時,董老師傳達顧教授的大段修改意見,我奉命修改……劇名由《最后一課》改為《第一課》。演出結(jié)果出乎意料,獲得掌聲雷動的一再謝幕。連年過六旬的老院長熊佛西都跳上舞臺,大喊:“演出成功,成功,成功!”此激動一幕時常在我的夢中高光時刻再現(xiàn)。 

校園即景,與學妹陳祖芬(北京作協(xié)副主席、文聯(lián)副主席),攝于1963年上海戲劇學院

同窗情深 攝于1964年上海戲劇學院

光陰似箭,轉(zhuǎn)眼大學畢業(yè)。王東局老師告知我分配回廣東文化廳工作。雖歸心似箭亦趕往顧家大院告別恩師。顧老師贈我一幀他的近照,背面親題“學海無涯”四字。他語重心長地告誡我:“廣東話劇團隊不多,話劇劇本上排概率有限。但廣東劇種繁多,既有粵、潮、瓊、漢,還有山歌劇,采茶戲,花朝戲,正字戲等等。你不能只寫話劇。你應有目的地抓準三兩個劇種,研究其中特色,從模仿到熟悉,多寫幾個群眾喜聞樂見的好劇本,才能稱得上名副其實的劇作家。”一番語重心長的叮囑,成了我后半生從事創(chuàng)作的標尺!

壯志凌云,為故鄉(xiāng)勇攀戲劇高峰
實踐證明,顧老師的教誨我一生受益匪淺,是我日后成為劇作家的一把鑰匙。回廣東省文化廳工作兩年,再次奉命參加為期兩年的四清工作隊。后由于成家在梅州,孩子多生活負擔重,想到恩師叮囑家鄉(xiāng)劇種多,便主動要求調(diào)到離家較近的梅縣地區(qū)工作。梅州不愧為文化之鄉(xiāng)劇種果然豐富,既有中原音韻的廣東漢劇,又有正統(tǒng)客家方言的山歌劇、采茶戲,還有各種地方小戲。遵照顧老師的叮囑,我很快就適應幾種劇目創(chuàng)作實踐。從話劇《關系學堂》到漢劇《麒麟老道》《義子登科》到山歌劇《少婦情》《補正的愛情》。除此之外,我不是單一的創(chuàng)作干部,而且肩負著輔導創(chuàng)作、發(fā)現(xiàn)人才、挖掘戲劇精品等任務。為了完成這雙重任務,在中國劇協(xié)書記王正、省劇協(xié)領導趙寰、陳仕元和梅州市副市長何萬真等鼓勵下,匯集陳曉春、廖武、曾祥訓、廖維康、陳勛華、林韓璋、肖偉光等一批有志氣、有素質(zhì)、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年創(chuàng)作者于 1986年成立一個創(chuàng)作群體——梅州市嘉應戲劇文學社。那是廣東省第一個創(chuàng)作家自愿組織起來的戲劇群體。十余年的實踐證明,嘉應戲劇文學社成績輝煌,影響全省。作為領頭羊我全身心投入,常召集一群劇作者們廢寢忘食、隨時隨地進行劇本研討,每一個同仁的家、每天傍晚的飯后散步,無不都是三五成群,討論劇本,被同行們戲稱為“楊白勞”,我也因此被中國劇協(xié)特評為“先進戲劇工作者”稱號。

梅州戲劇協(xié)會同仁合影(1990年攝于梅州江南大廈)

老牛伏櫪,歸灣區(qū)從未歇于筆耕
葉落歸根,退休后我回到深圳羅湖安度晚年,妻賢子孝、兒孫繞膝盡享天倫之樂。在梅州嘉應戲劇文學社完成了傳幫帶培養(yǎng)創(chuàng)作團隊任務,我的創(chuàng)作再次發(fā)力,為深圳戲劇奉獻力量,同時也攀登了自己創(chuàng)作生涯的又一高峰。90年代,同為上海戲劇學院的同學熊源偉創(chuàng)辦深圳大學藝術學院,多次力邀我任客座教授,因手疾無法使用電腦終被時代拋棄。但我自小熟悉廣府話,聽粵曲長大,創(chuàng)作粵劇得心應手。此時與深圳粵劇團團長蕭柱榮一拍即合,開啟了我們多年的合作創(chuàng)作,《牌坊村新傳》《七夕月半圓》等劇作獲得國家級多項榮譽,深圳粵劇團在2000年期間,斥資百萬打造粵劇精品,《牌坊村新傳》由越劇團馮剛毅、蘇春梅主演,深圳大劇院首演。其中兩位主角的多段唱腔堪稱粵劇教科書級別,兩位深圳粵劇的一代名伶的合作更是使《牌坊村新傳》以曲牌豐富、曲詞優(yōu)美而成為深圳粵劇繞不過去的一道豐碑。與后來的《駝哥的旗》《情系中英街》等粵劇均獲得國家級多項大獎。2009年9月30日,粵劇獲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列入人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作名錄。我有幸再次見證和參與了深圳的非遺文化傳承事業(yè)。 

與《義子登科》演員與導演合照(1989年攝于廣東漢劇院)

《牌坊村新傳》2000年深圳大劇院演出現(xiàn)場。

登上人民大會堂領獎臺。與合作者蕭柱榮先生在天安門廣場合影(2002年5月28日)。

歲月不居,時節(jié)如流,我站在當年由于一場事故延伸出人生無盡之故事的人民橋頭,恍如隔世不禁唏噓。將近一個世紀,舊時代的深圳墟如今已是驚艷蝶變,成了世界城市建設史上奇跡的國際化大都市——深圳市,其崛起和發(fā)展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功典范。從解放前不到五六千人口的深圳墟成了近2000萬人口的超大特大城市、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qū)、粵港澳大灣區(qū)的龍頭。在這片曾經(jīng)揮灑熱血的熱土,我見證了祖國翻天覆地的時代變遷與舉世矚目的改開成果。如今欣慰的是對得起這片熱土,兒女們依舊在為建設這塊土地而奮斗,孫輩們也從這片熱土走向世界。都說深圳是文化沙漠,此話在我看來是有失偏頗的。老之將至,總想給深圳戲劇留下點文獻資料,給子孫后代留點念想,于是搜腸刮肚,在屬于自己的故紙堆里挑出十幾個劇本匯編成冊,恰好都是曾經(jīng)獲獎的拙作,歪打正著,便取篇名《栽蘭夢——曾桂森獲獎劇本選》。
從上海戲劇學院畢業(yè)至今到九十耄耋老者,一直筆耕不輟,難怪有人說我是條拴在戲劇柱上的老黃牛。六十余年的劇作生涯,先后寫就大型劇本近四十部,這些劇本均由廣東漢劇院、深圳粵劇團等大小劇團排練上演,已有十五部《中國戲劇》發(fā)表,并多次獲得國家級、省級頒發(fā)的銀獎、金獎。回顧人生,少年立志著書立說,以筆下的文字反哺社會,畢生交給后輩的成績單,先后創(chuàng)作了《貨郎記》《壯志凌云》《義子登科》《麒麟老道》《牌坊村新傳》《癩蛤蟆外傳》等15部大戲,創(chuàng)作了《風起云涌》《夢龍》兩部長篇小說由廣東旅游出版社出版,《栽蘭夢——曾桂森獲獎作品集》由廣東花城出版社出版,退休后歷時五年著立自傳《深圳苦兒》。此生無甚專長,只是好編故事喜描人生。在坎坷經(jīng)歷中積累不少生活素材,匯集成冊,文學上的戰(zhàn)友們一個個陸續(xù)離開了,而我們筆下的每一個字卻成了一個時代的印記。

重返母校,參加母校七十周年校慶。2015年攝于上海戲劇學院。

同窗情深。2 0 1 6年4月部分大學同窗深圳小聚:左一中國文化部部長秘書、戲劇理論家杜清源,左二國家話劇院業(yè)務副院長劇作家邢益勛,左三重慶大學電影學院副院長、重慶電影家協(xié)會副主席唐澤芊教授,左四劇作家曾桂森,左五工程兵文工團編導室主任劇作家張鴻生。

耄耋之年,天倫之樂。孩子們從各地學成歸來看望爺爺。(攝于2023年五一節(jié))

合家歡聚,其樂融融(2008年攝于深圳)

結(jié)集成書過程中,凝聚人生各階段回憶,感嘆人生如一跌宕起伏的戲劇。生長在一個舊時寶安縣孤苦伶仃的殘疾流浪兒,中青年奉獻于傳統(tǒng)戲劇文化事業(yè),晚年能在大都市深圳安居樂業(yè)安度余年,暗含時代發(fā)展中國家、社會、家庭、個人命運同頻共振的歷史意義。此生有幸為梅州、深圳的文化事業(yè)奉獻微薄力量。有幸成為從深圳墟到粵港澳大灣區(qū)一線城市這片熱土的百年滄桑見證者和記錄參與者。

文脈傳承——2023年出版《栽蘭夢——曾桂森獲獎劇本選》,1200本被全國各地圖書館作為戲劇文獻資料收藏。

作者簡介:曾桂森,筆名泉源,劇作家,作家。1933年生于廣東省深圳市,廣東省興寧市人,1964年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本科畢業(yè)。先后在廣東省文化廳、廣東漢劇院、梅州市文化局等單位工作。曾為中國戲劇文學會理事,中國劇協(xié)會員,廣東劇作家協(xié)會理事,廣東作家協(xié)會會員,廣東電視臺特約編輯,嘉應戲劇文學社首任主席。

曾桂森師從中國戲劇理論家、教育家、劇作家顧仲彝先生。在恩師顧仲彝、王東局夫婦悉心栽培下,博采眾長,形成現(xiàn)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jié)合的創(chuàng)作風格。從事戲劇創(chuàng)作五十多年來,近四十部劇本在省、市、縣級劇團演出,其中十五部劇本在國家或省刊發(fā)表。代表作《栽蘭夢》《七夕月半圓》《牌坊村新傳》榮獲中國戲劇文學獎金獎、銀獎,文化部等七部委頒發(fā)的戲曲二等獎。
 
部分作品及合著作品簡介
 
《栽蘭夢——曾桂森獲獎劇本集》花城出版社出版(2024年1月1日),在全國新華書店發(fā)行。并在全國各地圖書館收藏。
大型戲曲劇本《栽蘭夢》,第三屆中國戲劇文學獎金獎(2003年)。
山歌劇劇本《七夕月半圓》,第二屆中國戲劇文學獎銀獎(2002年5月28日在人民大會堂頒獎,國家領導人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鐵木爾•達瓦買堤出席頒獎典禮)。
粵劇劇本《牌坊村新傳》,榮獲文化部、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中國作家協(xié)會、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中國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全國婦聯(lián)、中國人口文化促進會頒發(fā)的戲曲二等獎,劇本由深圳粵劇團在深圳大戲院排練上演(2000年)。
漢劇劇本《義子登科》,廣東第三屆藝術節(jié)優(yōu)秀劇本獎,閩粵贛首屆戲劇節(jié)優(yōu)秀劇本獎(1988—1989年),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1990年)由廣東漢劇院排戲演出。
漢劇劇本《麒麟老道》,廣東省第四屆藝術節(jié)優(yōu)秀劇本獎??窃凇赌匣泟∽鳌罚袊鴳騽〕霭嫔绯霭妫?991年),由廣東漢劇院排戲演出。
山歌劇劇本《張蛤蟆外傳》,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1988年6月)。
話劇劇本《關系學堂》刊登在《中外影劇》(1987年12月)。
山歌劇劇本《思》刊登在《南粵劇作》(1987年12月)。
山歌劇劇本《月是故鄉(xiāng)明》,花城出版社出版(1985年)。
戲劇研究論文《同中求異,變異求新》刊登在上?!陡鑴∷囆g》(1989年)。
漢劇劇本《貨郎記》(執(zhí)筆創(chuàng)作)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1962年)
此外,在小說和電視劇創(chuàng)作也有一定的收獲。1991年出版了長篇小說《夢龍》(與劉永清老師合著,廣東旅游出版社出版)中篇小說《愛的歷程》等、晚年撰寫長篇小說《歷經(jīng)滄?!酚置渡钲诳鄡骸罚ㄉ形闯霭妫?。1988年被廣東電視臺聘為系列短劇集《農(nóng)家故事》專欄節(jié)目特約編輯,編輯、創(chuàng)作了不少膾炙人口電視作品。
 
 
 
 
 
 
 
 
 
 
 
 
上一篇:光影平面油畫《江山多嬌》入編全國高等院校藝術概論
下一篇:“心領神繪”瑪吉阿米·木槿油畫作品討論會綜述

歡迎掃描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平臺!

歡迎掃描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