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緊緊把握新時代教育“五育并舉”、立德樹人的使命,推廣教育新觀念、新作為、新技術、好規(guī)律、好方法、好典型,為廣大一線教育工作者提供學術交流平臺、宣傳陣地,推動教育科研、教育實踐的緊密結合,促進中國教育生態(tài)的良性發(fā)展。
為充分發(fā)揮刊物的專業(yè)引領、探索交流于創(chuàng)新實踐功能,密切與全國各地教育行政部門、教科研部門及各級各類學校的交流與合作,現(xiàn)面向全國征稿:
一、欄目及內容
本刊共分6大版塊,常設欄目20個。
觀點:卷首語(1P)、本期視點(2P)、教育時評(1-2P)
“新思想指引新征程”,重點保留欄目。
“卷首語”——以本刊評論員的名義,針對當前的教育問題或現(xiàn)象的評論,可適當選取通訊員中的優(yōu)秀稿件。
“本期視點”——濃縮兩個月來網絡、媒體普遍關注的教育熱點話題。
“教育時評”——就教育方面的有關問題、現(xiàn)象發(fā)表評論,可設專欄撰稿人。
資訊:政策解讀(2-3P)、本刊特稿(4P)、信息廣場(2P)、教改前沿(2-3P)
“政策解讀”——對國家出臺、受眾普遍關注的重大教育政策進行思辨性、透視性解讀。
“本刊特稿”——以通訊或組合報道的形式,宣傳區(qū)域重大典型。
“信息廣場”——由各地教科院提供的圍繞當前單項教育工作的有創(chuàng)新性的做法、活動報道。
“教改前沿”——用通訊或論文的形式推出有辦學特色的學校。
關注:教育信息化(2-3P)、熱點透視(2P)、鏡頭故事(2P)、基層呼聲(1P)
“教育信息化”——關注當前教育信息化工作中的典型做法和典型經驗。
“熱點透視” ——對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對全局有重大影響的問題、對隱性的可能影響到教育改革發(fā)展的問題,進行深度報道。
“鏡頭故事”——選取平時人們不易關注的教育中的人和事,用富有視覺沖擊力的一組圖片表現(xiàn)出來,配以精煉簡短的文字。要求內容視角新,生動感人。
“基層呼聲”——反映來自基層的、在教育教學改革和管理體制改革中出現(xiàn)的、具有一定典型性的問題。(由各地教科院通訊員隊伍供稿。)
管理:局長干線(2P)、校長講臺(2P)、管理平臺(2P)
“局(院)長干線”——刊登教育局長或教科院院長撰寫的思辨性的文章。
“校長講臺”——刊登優(yōu)秀、知名校長辦學理念的文章。
“管理平臺”——刊發(fā)帶有前瞻性的教育理論文章或從受眾的角度談關于教育管理方面的論文。
人物:人物專訪(2P)、紅燭典范(2P)、人之常情(2P)
“人物專訪”——就某一方面的工作,訪局長、教科院院長、校長或者政府官員。
“紅燭典范”——宣傳教師、教育工作者典型。
“人之常情”——主要對不同類型、不同身份、不同社會背景的與教育相關的人士,包括老師、學生、學校領導、教育行政人員、家長、黨政領導等,走進其生活,走進其心靈,分析其工作、生活狀況,解剖其心理困惑。
教研:學科教研(6P)、教改實踐(6P)、課題研究(4P)
“學科教研”——刊發(fā)中小學學科教學工作中具有反思和啟發(fā)的論文;
“教改實踐”——刊發(fā)中小學教育教學改革實踐中的實踐探討的論文;
“課題研究”——刊發(fā)中小學省級及以上立項課題的研究成果論文。
二、投稿要求與方式
(一)內容要求
1.正文:要求觀點新穎,論點明確,論據(jù)可靠,數(shù)據(jù)準確,文字通順、簡練。作品一律要求原創(chuàng),嚴禁抄襲,請作者文責自負。
2.注釋:應采用順序編碼制,即緊隨引文(直引、間引)的右上方,按引用文獻出現(xiàn)的先后,以阿拉伯數(shù)字連續(xù)編碼,序號置于方括號內。對應的注釋內容置于文末。一種文獻在文中被反復引用者,用同一序號標出,頁碼順序列在文末的相應注釋條目中。
(二)格式要求
1.應使用規(guī)范的漢字和標點符號,數(shù)字書寫和插圖、表格的編排應當符合國家的有關標準和規(guī)范;
2.請根據(jù)稿件內容提供2-4張圖片,圖片要清晰,有美感,需提供原始圖片,請不要將圖片粘貼在Word文檔中,也不要將圖片尺寸縮小。文章內的圖片版權必須為作者本人所有或已獲權利人合法授權。
3.來稿一律用Word文檔編輯,文末標明作者姓名、單位、地址、電話,以“附件”形式發(fā)送。請在郵件“主題”一欄,注明投稿欄目及文題,如:“學科教研,高中英語‘大單元、大情境、大任務’教學模式構建”。
三、稿件選用及稿酬、版權
1.本刊不向作者收取版面費。各位作者請根據(jù)以上欄目要求投稿,所有欄目均可投稿或提供新聞采訪線索,一經采用即贈樣刊,并按100元/篇支付稿酬。
2.投稿人應確保是所投稿件及圖片的合法權利人,有權向《新教育》投稿并授權《新教育》使用,而不會侵犯其他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權益,否則,投稿人應承擔一切不利之法律后果。
3.本刊擇優(yōu)刊發(fā)文章,所載文章的觀點均屬于作者個人,不代表本刊編輯部意見。
4.本刊擁有編輯權、匯編權、翻譯權、信息網絡傳播權、印刷權和電子版的復制權、發(fā)行權等權利。作者一經投稿即視為同意本刊所聲明的一切權利。
四、投稿方式
1.投稿郵箱:741086021@qq.com
2.聯(lián)系電話:
黃老師 15997493758
蔡老師 1882706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