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蔡俊章博士 《陽明山擎天崗草原放牧圖》+《十牛圖頌》賞析

牛販之子、蔡俊章博士于2023年10月21日晨,完成水墨《陽明山擎天崗草原放牧圖》+《十牛圖頌》創(chuàng)作。

 
      “陽明山擎天崗草原”昔日稱為大嶺或牛埔,1934年,臺北州農會將擎天崗、七股山、磺嘴山等區(qū)域劃設為“大嶺牧場”,實施耕牛寄養(yǎng)制度,極盛時期約有1600頭牛寄養(yǎng)于此。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牧場經營中斷,國民政府于1953年重新規(guī)劃部分范圍為“陽明山牧場”。
 
        陽明山其實本來不叫做陽明山,原名為“草山”,清領時期政府為防止盜取硫磺而定期燒山,因此整個山區(qū)只能長出「芒草」的草,故得其名。日治時期,草山獲選為“臺灣八景十二勝”中的十二勝之一。


 
       《十牛圖》主要以牧牛為主題,比喻修心證道如牧牛。牧牛之說起自《佛遺教經》:“譬如牧牛之人,執(zhí)杖視之,不令縱逸,犯人苗稼。”牧童即比喻修道者,牛即心。宋代廓庵禪師以《十牛圖頌》,將心性修成分為十個歷程,從尋牛覓心到歸家穩(wěn)坐的過程,歷經尋牛、見跡、見牛、得牛、牧牛、騎牛歸家、忘牛存人、人牛俱忘、返本還源、入廛垂手,解釋修行的方法。
 
       禪宗十牛圖就是用十種覺悟方法讓你看見自己的心,認識自己、找到本來的面目。 廓庵禪師描繪出一個人找尋牛的十張圖,牧牛是一個人的旅程,那是我們自己生命的找尋,那只牛就是我們自己,是一個人主要的生命力量。 人就是要找尋自己,認識自己,回到自己生命的本源,因此生命本身就是目的。
 
       星云大師著《佛光教科書》《十牛圖頌》,全稱《住鼎州梁山廓庵和尚十牛圖頌》,宋代臨濟宗楊岐派廓庵師遠撰繪。
《十牛圖》主要以牧牛為主題,寓意修心證道如牧牛。牧牛之說起自《佛遺教經》云:“譬如牧牛之人,執(zhí)杖視之,不令縱逸,犯人苗稼。”
此中,牧童即喻修道者,牛即心也。十牛即:
 
1.尋牛:比喻吾人放失本具圓成的心牛,尋于得失是非之中。
 
2.見跡:比喻依經解義,閱教知蹤,漸見心牛的蹤跡。
 
3.見牛:比喻依聞法修學的功夫,發(fā)現(xiàn)本具的心牛。
 
4.得牛:比喻雖得心牛,猶存煩惱習氣,恐再放心,遂加修練。
 
5.牧牛:表示身不離修鍊的意思,也就是比喻悟后的調心。
 
6.騎牛歸家:比喻脫離情識妄想的羈絆,騎本具的心牛,歸還自己本來的家鄉(xiāng)。
 
7.忘牛存人:比喻若回歸本覺無為的家鄉(xiāng),無須再修鍊,則無事安閑。
 
8.人牛俱忘:比喻凡情脫落而全界無物,凡圣共泯,生佛俱空。
 
9.返牛還源:比喻自己的本心本來清凈,無煩惱、妄念,當體即諸法實相。
 
10.入廛垂手:比喻不偏居向上,更能向下入利他的境地。
上一篇:秦得站:被載入縣志的書法家
下一篇:重慶涪陵:墨田書院開門迎客 現(xiàn)場揮毫潑墨

歡迎掃描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平臺!

歡迎掃描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