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仰之間”主創(chuàng)團隊訪談 | 李鐵軍:尋境不在心外

 

“俯仰之間”科學攝影展

“俯仰之間”科學攝影展是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聯(lián)合地球系統(tǒng)科學系、材料學院、學生天文協(xié)會等共同策劃、舉辦的一場展覽。該展匯聚了10余位創(chuàng)作者的75件/組攝影作品,從“俯察盡微”、“仰觀致廣”兩個部分展示了科學工作者在研究的過程中探真、尋美之心,也為廣大觀眾打開一扇帶來驚異奇妙感受的觀看之門。

 

俯察盡微·李鐵軍作品選登

 

 

四季系列·春

李鐵軍

北京大學口腔醫(yī)學院副院長 口腔病理學教授

 

一抹濃淡 2012

拍攝對象:脫鈣骨組織切片

技術(shù)說明:X200,明視野

 

天書No.170 2021

拍攝對象:未脫鈣骨組織磨片

技術(shù)說明:X100,明視野+偏振光

 

 

 

四季系列·夏

 

李鐵軍

北京大學口腔醫(yī)學院副院長 口腔病理學教授

 

黃河之水 2020

拍攝對象:未脫鈣骨及纖維組織磨片

技術(shù)說明:X40,明視野+偏振光

 

天書No.241 2022

拍攝對象:未脫鈣骨組織磨片

技術(shù)說明:X40,明視野+偏振光

 

 

 

四季系列·秋

 

李鐵軍

北京大學口腔醫(yī)學院副院長 口腔病理學教授

 

俯瞰秋色 2020

拍攝對象:肌肉及纖維組織磨片

技術(shù)說明:X40,明視野+偏振光

 

秋色漫山 2019

拍攝對象:未脫鈣骨及肌肉組織磨片

技術(shù)說明:X40,明視野+偏振光

 

 

四季系列·冬

 

李鐵軍

北京大學口腔醫(yī)學院副院長 口腔病理學教授

 

天書No.20 2012

拍攝對象:脫鈣骨組織切片

技術(shù)說明:X200,明視野

 

天書No.206 2021

拍攝對象:未脫鈣骨組織磨片

技術(shù)說明:X40,明視野+偏振光

 

品鑒

 

尋境不在心外

——品讀李鐵軍微觀攝影作品“四季”系列

文 / 尹菱

 

“汝未來看此花時,汝花于汝心同歸于寂;汝來看此花,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汝心之外。”這句話出自《傳習錄》,據(jù)說王陽明與朋友同游南鎮(zhèn),友人指著巖中花樹問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于我心亦何相關(guān)?”由此,王陽明做出了上面的回答。這句話也恰好印證了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那句名言,“世界缺少的不是美,而是美的發(fā)現(xiàn)”。

 

初次見到鐵軍老師的顯微攝影圖片,我們不僅會驚嘆于這些微象的美輪美奐,也會驚奇地發(fā)現(xiàn),與我們平行的時空中,還有那么多不被我們發(fā)覺卻又如此相似的生命與世界,在這個幽微的角落里也有日月星辰、山川大河、生物萬千。攝影師猶如神明將人類自身無法觸及的地方一一點亮。

 

作為長期從事口腔病理學醫(yī)療、科研工作的鐵軍老師浸染在人體細胞的顯微攝影中已經(jīng)有十幾個年頭了。借助顯微鏡,鐵軍老師從日常的科研切片中看到了“人間幻境”,經(jīng)過不同的組織處理、特殊染色、棱鏡變化、構(gòu)圖等必要的一些手段,鐵軍老師將這些微象提煉出來。他說:“在這些看似平常的組織切片中,我常??梢圆蹲降缴矬w的變幻莫測和活靈活現(xiàn),常常能產(chǎn)生很多奇思妙想。比如說,在低倍鏡下瀏覽組織切片時,會有一種從飛機上航拍大地的錯覺。”仰觀天象,感受到的是人類的卑微與渺小,而俯察地貌,則會生發(fā)出萬物與我同在的博愛力量。

 

在“俯仰之間”科學攝影展上,鐵軍老師展出了八張圖片,他為這個系列取名“四季”,一個再普通不過的題目,但是與圖片微象相得益彰,平淡中有奇境。這些圖片與鐵軍老師之前的季節(jié)類的作品有所不同,它們更加簡淡、靜謐,沒有一目驚心的錯愕,沒有異于尋常的詫異,也沒有絕幻至美的驚艷,但是四季的風卻向你緩緩吹來。

 

一年四季,24節(jié)氣的交替出現(xiàn)讓我們的日子來而復往,有節(jié)奏地流淌。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不違天道的人類需要不斷地回溯初始,來校正有時候的忘乎所以。日本服裝設計師杉本博司說:“我們能做的就是再一次回到人類意識產(chǎn)生的現(xiàn)場,尋找意識所依據(jù)的緣由。” 鐵軍老師的圖片便給了我們喚醒神性的機會。就讓我們卸掉認知的禁錮,把自己淘洗干凈,以一顆無知之心,讓美自然地流動進來吧。

 

 

隱喻春天的兩張圖片,以青綠為主色調(diào)。青,生也,木生之色也。古人常把青綠二字共用,代表生之意味。“瞻彼淇奧,綠竹青青。”《詩經(jīng)》中的青,便是草木生長茂盛的樣子。

 

微象中鮮活而悠長的天青色,在寧靜中蘊含著生機。那一抹飄忽不定的紅,輕籠如煙、驚鴻一現(xiàn),似乎要將蘊含在青綠中的勃發(fā)之力輕攜而起,一點點沁透到人們的心間。青紅相配,帶來一份沾染時光的希望,一抹治愈生命的溫柔,一股對抗庸常的力量,一首歸去來兮的生命交響。散落在其間的斑斑點點像是一顆顆靈秀的種子,等待著春的萌發(fā)。驚蟄一聲春雷,春水初生,春林初盛。在此召喚下,天地油然而生。春的氣息是溫潤的,朦朧的,容易讓人慵懶在愛的懷抱中。只盼逢一場春雨,便化作一尾魚兒,一展青葉,游蕩在詩一樣的碧波里。

 

 

走過春的夏,生命是怒張的,毫無遮攔的。寫出“生如夏花之絢爛”的泰戈爾早把夏天參透。夏花之精神,生來就帶著一股茂盛的生命力。圖片中這奔涌向前的大河濤濤,滿溢著生命的倔強和自由。拼搏過的人生才是有價值的人生,不管是高爾基筆下的海燕,還是海明威內(nèi)心的老人與海,無一不在傳遞著生命的高貴與不可脅迫的尊嚴。夏季的熾熱,不是為了展示太陽強大的能量,而是為了鍛造出大地萬物的生命質(zhì)感與密度。

 

世界的運轉(zhuǎn)總是在陰陽能量的交換中前行,一陰一陽如影相隨。在人們的眼中,夏季的顏色應該是明艷的。但是夏季下面的這張圖片中,暖紫色略顯沉郁,低沉舒緩的大提琴旋律在這一片靜穆中若隱若現(xiàn),靜默流年。參悟生命的行者清醒地知道,繁華的此季遠遠不是修行的終點,唯有心懷翻越高山的智慧和勇氣,才能領(lǐng)略更暢然自在的人生境遇。

 

 

秋季是人類最為歡騰的季節(jié),既有當年豐收年景的喜悅,也有對來年風調(diào)雨順的祈禱,歷經(jīng)千帆的秋天本來就是可以回首的季節(jié)。圖片中褐栗色巖石般的微象有著大地一樣的寬博厚德,在山間溪流從容地撫觸下向著不期的未來奔流不息。沒有了秋的這份雍容與靜婉,花團錦簇的萬情激蕩便顯得淺薄與綿軟,沒有了秋的清醒與思辨,草長鶯飛的風情悅動也會顯得蒼白與無知。走過夏的秋,將之前走過的路一一沉淀。

 

 

冬來了,冷了下來,賓客散盡,倦鳥歸林,世界寧靜了下來。圖片中的灰白色將冬的清冽渲染得柔情似水,沒有一點蕭瑟,幾根錯落的線條猶如近岸處的殘荷枝干撐起了冬的風骨。把生命厚度活出來的人,是不會畏懼“蕭瑟”的。他們孤寂的眼睛里有光,且能耐下心來,不動聲色地與歲月繼續(xù)周旋。

 

據(jù)說,人類四大文明古國有一個共同的地理優(yōu)勢,他們都產(chǎn)生于北緯30度的地帶。這個區(qū)域因為冬天的照拂,啟發(fā)了人類克服自然的智慧與不敢懈怠的生存動力。所以說,被冬撫觸過的日子會變得更加堅韌。

 

最冷的日子也最深情。鐵軍老師以鏡頭為我們勾勒了一個沉著澄銳的冬,它雖然靜默但心有所寄,猶如一汪入冬的湖,將熱流蘊藏湖底,集結(jié)暗涌。只要生命饋贈的天真不曾消逝,便能守住這一冬的冰霜殘月,等來春天的再一次相約。

 

結(jié)語

 

很喜歡卞之琳的那個詩句: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我們俯察顯微鏡下的微象,殊不知,那里的微象亦在遙觀著我們。它們并不依賴我們而存在,見與不見,都在那里。不同的是,因為有了這一次的窺探與凝視,這些微象才有了山水人文的韻,有了四季人生的情,我們的內(nèi)心也會不自覺地生出與山水、宇宙同在的莊嚴和肅穆。走過四季的我們,在歲月的往復中,在心湖的觀想中,多少有了一些升華。

 

主創(chuàng)團隊介紹

 

上圖為創(chuàng)作中的李鐵軍,下圖為光學顯微鏡

 

李鐵軍介紹

 

李鐵軍,北京大學口腔醫(yī)學院副院長、病理學教授,研究方向為口腔頜面部腫瘤的分子病理與生長行為。2006年獲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2011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019年獲中國醫(yī)科院口腔頜面部腫瘤精準診斷創(chuàng)新單元等重要項目資助。個人也曾榮獲衛(wèi)生部頒發(fā)的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和中國科協(xié)全國優(yōu)秀科技工作者稱號。李鐵軍教授業(yè)余愛好攝影,是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先后出版《生命之美》、《顯微鏡下生命的奧秘與遐想》、《尋境》和《生命如詩如歌》等有關(guān)顯微攝影的藝術(shù)畫冊和人文專著。

 

上一篇:2022首屆“國元證券杯”安徽文藝創(chuàng)作年度推優(yōu)活動優(yōu)秀作品名單揭曉
下一篇:流光雋永,匠心百年 三得利世家慶祝100周年載譽傳奇

歡迎掃描關(guān)注我們的微信公眾平臺!

歡迎掃描關(guān)注我們的微信公眾平臺!